littérature

梅特林克:早熟的孩子

多数人都知道他们,几乎所有的母亲也都了解他们。他们也许是不可或缺的,就像人们所经历的各种痛苦一样,因为人们如果不曾接触过他们,就会少些温情,少些悲哀,少些善心。

他们是奇特的。相比其他的孩子,他们似乎更贴近生命,并且不多想什么,而他们在眼中却有如此幽深的确信,就像他们一定什么都知道,并且需要不只一个晚上来探索自己心中的秘密。在他们身边,几个兄弟姐妹还在新生与人生之间跌跌撞撞地摸索,而他们已经认清了自己,他们已经站了起来,双手与心灵跃跃欲试。他们带着一股急切,并且聪明而谨慎地去迎接自己的生活,而对母亲而言, 这种急切却是只能远观的迹象,她们在孩子背后,默然并信任地守护那所...

继续阅读 »


*

朗西埃访谈摘要:福楼拜:一种文学伦理

编译者按:18年法国《欧洲评论》刊行福楼拜专号,对朗西埃进行了专访。参与提问的人都是福楼拜研究专家,问题和回答都不简单。前两个问答很抽象,我只作了提要,而对后面更具体的谈话作了较完整的翻译。除了内容本身,这种访谈也提示出西方文学研究与学者交流的浓度,不只这家杂志这期,法国多数期刊、研讨会都在不停生产专门的研究文章。如果说专门家的工作,是从某个角度研习本领域的文献(法国的福楼拜相关研究已经累积到穷尽一生也难以读完),哲学家则可轻装上阵,面对作品和作家本身,加之朗西埃确实对福楼拜相当熟悉,针对几人不同角度的提问作了详尽回答,包括对福楼拜、文学和自身哲学工作的思考,不乏即兴和深度,线索和亮点...

继续阅读 »

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