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sique

马拉美的“瓦格纳事件”(一)

瓦格纳不只是德国民众和德国哲学家所痴迷或痛恨的对象,他的影响在生前早已传到了法国,让浪漫主义的末裔和颓废美学的先锋纷纷追随他,延续着艺术的理想。1885年,这样一群人在巴黎创办了一份文艺杂志《瓦格纳评论》,而其中诗人马拉美的一篇文章尤为独特,它所谈的不仅是瓦格纳和音乐,更关系到艺术理想本身。这篇文章题作《理查・瓦格纳——一个法国诗人的漫想》,我们可以把它置入当时的语境,欣赏这场两个十九世纪艺术巨匠之间的较量。

因此在读这篇文章之前,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它的源起,为什么马拉美曾经为这篇文章花费甚多心力。首先,马拉美对音乐不一定有多少兴趣,更不用说关心一位德国作曲家。尽管马拉美的作品受...

继续阅读 »


*

马拉美:谈二十岁的理想

——答《费加罗报》提问

1898年8月17日,瓦万,枫丹白露镇郊

我二十岁的理想是什么?我当时的所想,其实毫无半点出格,这么说决不是出于谦逊,因为我只是选择了写作:现在你要问,它有没有完满的实现,这个问题,恐怕该让那些关心我的人来作判断。至于自传式的自我评判,我们只对自己或一位珍稀的客人才会去作,而在这里,如果非要写点什么,那么我会补充这样一句:至少,我对自己足够真诚,以求我卑微的一生有所意义。我可以说出我的做法:每天我都将我本来的心性拂拭干净,不让它沾染上外界偶然的附赠,即我们所称的体验。不知应否庆幸,我二十岁的想法丝毫无伤的存续下来了。

诚敬
斯特凡·马拉美
继续阅读 »


*